控制流程是程式設計中的核心概念,它定義了應用程式執行指令的順序和方式。雖然電腦在執行單一指令時只會產生一種結果,但通過控制流程,我們可以設計出複雜的執行路徑,使電腦能夠根據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反應,從而更好地應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情況。
本文介紹三種常見的控制流程結構:if、if-else 和 switch
if 是最基本的條件控制結構,用於當滿足特定條件時執行某段程式碼。
if 條件:
# 如果條件為True,執行這裡的程式碼
age = 18
if age >= 18:
print("您已成年")
這邊正好銜接上篇介紹的比較運算子~
if-else 結構擴展了 if 陳述句,允許在條件為False時執行替代程式碼。
if 條件:
# 如果條件為True,執行這裡的程式碼
else:
# 如果條件為False,執行這裡的程式碼
age = 16
if age >= 18:
print("您已成年")
else:
print("您尚未成年")
再處理多重條件時,我們會選擇使用 switch,他會根據變數不同執行不同的程式碼區塊。
switch(變數):
case 條件1:
# 符合條件1則執行這段程式碼
case 條件2:
# 符合條件2則執行這段程式碼
default:
# 上述都不符合則執行這段程式碼
switch(氣溫):
case 30:
print("要瘋了,快開冷氣!")
case 28:
print("開冷氣!")
case 26:
print("環保愛地球,先別開!")
default:
print("請輸入當前氣溫!")
上述的 switch 在 Python 中的做法會是這樣:
if 條件1:
# 如果條件1為True,執行這裡的程式碼
elif 條件2:
# 如果條件1為False且條件2為True,執行這裡的程式碼
elif 條件3:
# 如果條件1和條件2都為False且條件3為True,執行這裡的程式碼
else:
# 如果以上所有條件都為False,執行這裡的程式碼
讓我們用一個求學時期常見的情境來說明 if-elif-else 的用法:
score = 85
if score >= 95:
print("優等")
elif score >= 90:
print("甲上")
elif score >= 80:
print("甲等")
elif score >= 60:
print("及格")
else:
print("請輸入成績!")
# 輸出:甲等
在這個例子中,程式會由上到下檢查每個條件,一旦遇到符合的條件就執行相應的程式碼並離開整個 if-elif-else 結構。
使用 if-elif-else 結構可以讓我們更有效地處理多種可能的情況,使程式碼更加簡潔和易讀。這在處理複雜的條件邏輯時特別有用。
以上我們介紹了基礎的控制流程概念,為了加深印象,你可以嘗試看看將生活上遇到的事件,代換到程式語言的概念上,例如:
全家的友善時光,當有效期限剩下七小時,則將售價打七折,可以這麼寫:
if hours_left <= 7:
original_price *= 0.7
希望颱風天大家都平平安安~